东方农业网

西石大“筑梦乡村绿色行动”实践团队赴三省十二村助力乡村绿色行动

      西石大“筑梦乡村绿色行动”实践团队赴三省十二村助力乡村绿色行动

  近日,西安石油大学“筑梦乡村绿色行动”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大学生“挑战杯”号召,分别来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江村,清水头村和辛苗村;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红旗村,四屯镇东阳化村和哑柏街道阳华侨村;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黄家下院,西塬村和普安村常马和宁夏省银川市兴庆区通丰村,月牙湖乡和贺兰县保南村开展“乡村绿色行动”调研活动,从中了解“乡村绿色行动”的实施情况,深入分析“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促进绿色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30304114624.png

  第一个我们去的是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三村地处长安区东南部沿山地区,当地林木覆盖率46%,水果种植面积1.4万亩,主要品种是王莽鲜桃和猕猴桃。畜牧业农民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乡村村容村貌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尤其以清水头村为例,由原先的农村旱厕改造为无害化洁净厕所,还建设的人工湿地,村内生活污水就是在这个污水处理厂经过隔栅池、生化池、调节池、人工湿地等一道道工序,达标排放,虽然污水已达到标准排放,但仍残留微量有机物,为更有效地利用出水,清水头村又采用“生态处理+有机肥源+绿色种植”模式,对出水进行回用。将处理后的污水变成有机肥水流入村里的猕猴桃地中,不仅实现了污水零污染排放,还将处理后残留有机物的“肥水”重新用于猕猴桃灌溉,实现了肥水利用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造就了清水头村的景美村富,打造了旅游乡村的好名片。

微信图片_202303041146243.png
微信图片_202303041146242.png

  但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仍然发现,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农家乐对沿山各峪口周边占用耕地林地乱建娱乐场、开挖鱼塘和堆放料场,在河道周边随意搭建经营场所,致使上流污水、垃圾进入村内河道,污染环境;三个村内不少个体养殖户的家中因多是老人管理而使得附近空气环境质量下降,而集体养殖户多是在乡村远离人居住的田地里因随意倾倒畜禽产生的粪便,也使得村周围的河流,土地质量下降,因而对乡村绿色发展造成巨大阻碍。

  微信图片_202303041146245.png

  听村民说,自从2018年以来,拆除秦岭违建别墅以来,村内干部特别重视种植业林木业发展问题,村委会会利用微信群、村“大喇叭”等方式,全方位、不间断宣传禁烧相关规定,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耕作习惯,及时清理田间地头的秸秆柴草。全科专职网格员全域织密网络监测,深入网格宣传禁烧规定,普及相关政策,大力推动禁烧深入人心,当我们了解到种植业化肥使用情况时,村内干部介绍说这也是他们即将深入贯彻实施的一个治理乡村污染关键点。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原先的脏乱差农村也会一步步变为美丽宜居的新型绿色农村。

  第二个我们去的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310国道、秦川大道横穿周至县四屯镇全境,镇域企业主要以养殖、种植、园林绿化为主。四屯镇依托其便利的交通资源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打好了“便捷”“绿色”两张牌,哑柏镇环渭河湾,植被覆盖率高,另有3000多亩渭河水面景观,南依秦岭,当地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资源和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不少开发商盲目开发,树木被砍、山体被挖、古屋被拆、湖塘被填,使不少乡村旅游地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生态魅力,还有一些地方因车多、人多以及一些不良行为,导致农村地区空气、地表水受到污染,优美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虽然哑柏镇紧紧抓旅游乡村建设机遇,但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同样引发了不少问题。 

微信图片_202303041146246.png

  接下来我们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黄家下院、故郡镇西塬村、故郡镇普安村常马三地的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全镇以全面实现“八清一改”“八不八保”为目标,全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三村环境污染问题依旧存在:一、垃圾随意丢弃。二、养殖业不规范。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故郡镇政府对于环境建设所提出的新政策。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作用,突出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共同营造“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微信图片_202303041146244.png

  最后在宁夏,我们发现兴庆区月牙湖乡万亩奶牛养殖园区,养殖粪污处理这曾是个深深的痛点。为了做好养殖园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2016年以来,兴庆区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先后在园区内建成有机肥场1处,各养殖企业也分别建成了粪污存贮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骏华农牧率先在养殖园区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斥资7000万元建设成年产10万吨的有机肥项目和日处理500立方米污水的生态循环体系。“处理后的牛粪多数被加工制作为有机肥或还田利用,处理后的废水主要用于自有饲草地或绿化带灌溉,有的则冲洗奶厅回用,绿色循环全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兴庆区委常委、副区长冯德旺介绍说。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既解决了畜禽养殖场粪尿处理问题,又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由此根除了区域内因畜禽废弃物产生的面源污染,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

  在调查完12个村后,总的发现,每个村虽然都有着巨大的变化,但是环境生态问题仍然困扰着干部和村民,阻碍着政府政策的落实,不利于绿色乡村建成。 但是,实践证明,只要接下来通过政府的决策、企业合作、科技引进,村民配合,一定可以打造一个美丽宜居乡村,未来,“筑梦乡村绿色行动”实践团队将进一步讲好乡村绿色发展故事,助力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2303041146248.png

此文由 东方农业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农业 » 西石大“筑梦乡村绿色行动”实践团队赴三省十二村助力乡村绿色行动

感觉不错,很赞哦! ()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